7月25日,由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影——长江论坛”在武汉东湖宾馆举行。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著名导演章家瑞、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军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电影业界精英以及来自全省广电部门、院线和影院的代表共300多人参加论坛,共同探讨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热点问题,分析新变化、展望新趋势,共谋中国电影发展大计。
自2016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风云变幻,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本届论坛以“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影新常态”为主题,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著名导演章家瑞,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军分别就“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十大挑战”、“从‘供给侧改革’谈国产主流电影的创新探索”、“新常态下的院线整合趋势与影院经营策略”进行了专题演讲。在下午进行的“中国电影—长江产业论坛”环节,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著名导演章家瑞、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军、深圳雅图影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军等嘉宾以“为中国电影夯实发展基础——新常态下影院消费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完善”为主题进行跨界对话,分享各自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并围绕中国电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改革与创新等热点话题同现场与会者展开了互动交流、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一线城市影院数量趋于饱和、人口红利下降,电影产业的市场泡沫一再被挤出,传统的单纯依赖投资增加影院数量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了从数量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向提质增效的集约型增长转变的新阶段,必须推进电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产要素等资源配置,提高供给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才是中国电影保持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治本之策。
现场还推介了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出品的新片《云在故乡等我》、《毕业作品》。
由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电影风向标新媒体联合评选出的“2016电影风向标年度电影榜”在论坛期间进行了发布。今年的榜单中,主旋律大片《湄公河行动》被推选为最佳华语电影,以表彰其在国产片相对低迷的大背景下,一手抓住了11亿元的票房,一手抓住了观众的好口碑,“作品雅俗共赏,完成了主旋律与主流电影的统一。”最佳引进电影的荣誉,则由好莱坞战争大片《血战钢锯岭》摘得。
在最受关注的年度电影人评选中,范冰冰的名字意外出现。评审代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范冰冰去年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得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同时,她主演的《绝地逃亡》在整体市场缩水的情况下收获近9亿票房,证明了范冰冰在商业与艺术上的“齐头并进”,而有趣的是,同样由她主演的《封神传奇》《爵迹》都遭到了评论界的尖锐批评,“范冰冰既是年度话题女王,也是年度塑造风格迥异的人物形象最多的女明星之一。”
在年度创新电影、年度最受争议电影和年度最令人失望电影的得奖名单中,三位大牌导演的作品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说到创新,李安导演的电影技术革命之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绝对对得起这两个字,“3D/4K/120帧”的高大上技术规格,让该片毫无悬念地拿下年度创新电影。而张艺谋的首部英文作品《长城》,从开拍到上映一直都处于舆论风暴中,票房算不上成功,口碑更是参差不齐,被选为“年度最具争议影片”也在意料之中。至于年度最令人失望电影,评委们毫不客气地把选票投给了王家卫主导的《摆渡人》。
今年的榜单中,最值得业界关注的是“年度电影市场现象”——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放缓。评委会在得奖理由中提到,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增幅骤降,从春节档开始就持续惨淡,连暑期档和国庆档都无力回天。但评委会认为,增速放缓不是坏事,这与“票补的减弱、市场的规范、新观众的观影需求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形式的影响”紧密相连。
尹鸿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内地电影银幕数已经突破4万块,中国电影观众人次接近14亿,“这两个数字都已超越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北美市场。”他认为,在“电影产业促进法”的保驾护航下,今年的中国电影将进入从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