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021-52809868
shsfsj@vip.126.com
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

这些明明很潮的电影技术,为什么现在不受影院重用?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5-02 11:14:09  阅读:35

    不知从何时起,一种奇怪的现象就在影院圈蔓延了开来。一方面人们喊着某项技术真心牛叉,改变了整个电影产业,另一方面真正用到的影院又没几家,难道仅仅是因为这项技术的成本高,影院投入不起吗?


  仔细想来,从4K、4D到高频帧、三联屏……一项项放映新技术在影院中获得运用,又在漆黑的影厅中悄然归于沉寂,许多人因此觉得这些技术没有市场、没有未来,然而事实果真如人们预期那样吗?至少在笔者看来,只要找准了定位,这些技术大多仍有机会在影院大放异彩。


  一、高频帧电影的时代会到来吗?


  其实,当前的高频帧技术在影院实现起来并不难,问题是要达到多少帧率,以及片源是否支持。就目前看,绝大多数电影在制作与放映时采用的还是每秒24帧的传统画面格式。而去年李安执导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创下了每秒120帧电影的拍摄与放映纪录,可以说是高帧率电影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有人说,“比利·林恩”每秒120帧的拍摄技术超出了传统电影每秒24帧的5倍,使画面更加栩栩如生,让观众连子弹上的灰尘,演员脸上的雀斑都看得一清二楚,但同时也令电影失去了原本的朦胧美感,甚至会令人“出戏”,再加上一些大影院为放映120帧电影投入的高额设备改装费用,当然就令不少中小影院望而却步,觉得这项技术曲高和寡、高不可攀了。


  不过,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表面现象。至少从客观上说,电影的帧数越高,观众所看到的画面就会越逼真流畅,同时会减少高速动作戏的卡顿与抖动情况,所以适当提升影片帧率也将是未来电影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至于未来影片的帧率提升多少倍才合适,则要视影片制作技术、观众需求的具体情况而定,制片方所面对的难题是如何解决电影后期数据量激增、渲染时间翻倍、电影制作成本增加等问题,而影院放映端反倒是早就做好了迎接高帧率时代的准备,未来大多数影院只需略微升级系统,便能放映48帧,乃至60帧的电影。届时,高帧率电影的时代才将真正向我们敞开怀抱。


  二、三联屏Escape技术能否大行其道?


  下面,再让我们看看巴可的三联屏Escape技术。这项技术的最大卖点就是由三面银幕包围观众所带来的沉浸感,其安装步骤也很简单,只需要增加两块配套银幕、两台放映机,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就可以了,而且,影院在平时不需要三联屏的时候还可以将两侧的银幕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转移到墙壁两侧,使用起来灵活方便。整套系统的成本比巨幕便宜许多,加上巴可已经与20世纪福克斯等电影公司签订了拍摄Escape影片的协议,一切看上去都尽善尽美,似乎各大影院已经没有拒绝它的理由了。



    但实际上,巴可三联屏Escape要想获得更为明朗的市场前景,确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首先,从其场地要求来看,巴可三联屏Escape的三块银幕对于影院的空间和夹角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说来,相对于主银幕,位于两侧的侧银幕需深入到影厅长度的35%以上,最好能达到50%。此外,两侧银幕和主银幕之间的夹角最小也要保持在98°以上,最理想的数值是保持在105°——110°之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银幕设置很可能会减少影院前排及两侧的座位数。


  其次,三联屏Escape的银幕光线分别由三台放映机投出,我们且不考虑这些光线会不会互相干扰的问题,单就亮度来说,三块银幕的反射角与光线投射距离都是不一样的,三块银幕上的画面亮度能一样吗?这些都有待进一步专业数据测量来考证。


  其三,从网上流出的一些放映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三联屏Escape在画面衔接处已经做足了功夫,观众仍然能看到银幕间隐约存在的黑色拼缝,再加上三幅画面呈角度组合起来的呈现方式与观众在日常生活中人眼观察世界的方式不同,因而也对电影作品的镜头语言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图为例,由于中间银幕的近景中出现了士兵的腿,而两边的画面则没有,多少显得有点不搭调)。



    综上所述,固然三联屏Escape不仅新颖独特,而且确实能增强观众的临场感与沉浸感,但其自身却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相信这项技术未来还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甚至在业界还隐隐然流传着一种说法——“未来三银幕有可能终结单银幕的时代”,类似这种可能性到底存不存在,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三、4K电影依旧雷声大雨点小


  时至今日,4K电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这项甚至连家用电视都能轻松实现的技术,却始终没有在电影院里受到过重用。归其缘由,片源受限、性价比低、未来2K放映系统随时可升级为4K等都是其中原因。


  总之,想制作一部4K电影,无论是前期的拍摄、影片存储、后期制作、影院放映,都需要专门的4K设备。而目前能够生产4K放映机技术的厂商有采用TI生产的3DLP芯片的巴可、NEC、科视以及采用LCoS技术的索尼。此外,就观众观影体验来说,大多数人都很难分辨出4K与2K电影间的区别。因此,至少在短期内,我们还看不到大量投资4K放映设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四、我们对4D厅还有所期待


  不同于前面三种电影技术,我们说4D系统没有受到影院重用,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冷门,而是因为现在的4D厅数量还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


  诚然,对于影院来说,建设一个4D厅的优劣势同样明显。4D厅的优点是对场地要求不高,又能为观众带来娱乐化的感官体验;缺点是投资成本相对较高,普通观众的接受度低,细节体验为人所诟病。


  然而,在笔者看来,4D电影在影院中就像一个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叛逆孩子,在其他3D、2D厅都安静放电影的时候,他却一直又吵又闹,逗得喜欢它的人整场电影惊喜不断,讨厌它的却恨不得把这熊孩子吊起来暴打一顿,4D厅也因此被冠上了水土不服,体验差劲的帽子。


  这也给广大4D设备厂家与影院提了个醒——愿意多花钱购买4D电影票的观众大多是做好体验刺激准备的,只不过大部分4D厅一味强调特效炫技,而忽略了大多数观众的主观体验,导致4D电影进入了特效越多,观众越不满意的怪圈,有时候甚至还会引发投诉事件,久而久之当然就没人愿意设立了。


  因而,今后4D影厅若想有大发展,比起继续完善特效功能,4D设备厂商反倒更应该做好以下两件事:1、消减设备成本,降低影院使用门槛。2、为影院开放个性化删减特效内容的文件编辑权限。这样双管齐下,即降低了影院设置4D厅的成本,又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4D特效服务,才能重新令4D电影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中,让这项开花已久的技术再一次焕发新生。


Copyright © 2008,ShangHai Multi-Building Construction Decor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