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021-52809868
shsfsj@vip.126.com
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

全球影院高新放映技术普及状况盘点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3-20 11:27:15  阅读:51

   有人说,在美国,电影院不再是最高级的观影场所。这对消费者说这要紧吗?影院的社会属性多于其技术属性。100年后电影院仍然存在,因为她提供了一个与他人在一起的场所。然而,这样的媒介存在于更广阔的数字世界,只要有钱,这种选择比比皆是。电影院就是需要提供的一种无与伦比的观影体验来吸引客户,比如技术、设计、食物、饮料、服务水平,至于银幕上的内容则更不用提了。而技术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即将于3月27日开展的CinemaCon或许会给我们一些信息:电影工业的技术和革新将会走向何方。或许DCI2.0不再是一个需要掌握的专业技术术语,或许会再次唤起虚拟拷贝的记忆,培训、标准化、工作流合理化、技术评估标准将会变得更有必要性。DCP的版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部大片从音频、图像、语言等方面分,可以有500多种版本。这可能存在优质电影与其余版本出现两级分化的风险,而DCI标准规范的原始目的是防止这种分化。



  回到本话题上,我们有必要采用新的技术,升级影院当前的设备。自阿凡达以来,放映技术突飞猛进,而每一次技术的推动与普及都需要创作和发行层面作好沟通。这其中最令人兴奋的例子便是阿凡达,这部影片推动了3D系统和数字电影设备发展。当阿凡达发布时,全球已经有10000块银幕具备放映能力。此后,也有其他影片尝试推动技术的边界,但没有同样的影响力。霍比特人发布时有能力放映的银幕数是2500块,到李安的比利·林恩120帧技术时,几乎没有银幕能够放映,包括明日世界在画面长宽比版本上造成的混乱也印证了这个观点:新技术的推动需要制作和发行层面及时做好沟通。


  接下来,我们从全球市场出发,用数据来验证一下,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放映技术,如今是何种局面。


  

3D:少数有潜力的行业


  据美国IHSMarkit数据机构统计,2016年底,有87000块银幕具备3D放映的能力,约占其统计银幕总数的53.3%,这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数字,尽管市场上流传着这种格式即将消亡的谣言。其中40000块左右的银幕在中国,这表明3D在中国市场的火爆性,甚至连家庭影院也在广泛配备3D系统。从全球市场来讲,这些3D银幕产生了80亿美元票房,这证明了3D的市场地位,它确实能为观众带来强大的观影体验。尽管只有制作者和发行商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影片质量,但激光光源投影机(包括RGB和荧光粉激光)的出现将有助于解决3D影片的亮度问题。


  某些电影已经证明其真的可以作为增强观影体验的技术,当然要电影制作要到位。然而我却希望3D格式可以慢慢“枯萎”,我不希望泛滥成灾。我宁愿3D影片的数量减少,但每一部都可以身临其境,而不是越来越多的2D影片粗暴地转成3D格式,成为赚块钱的手段,这既不能捕捉观众的注意力,也无法可持续发展。

 

  


激光:一直在路上



  激光一直在前进的路上,截止2016年年底,全球RGB激光光源放映机的安装量在激增,同样地荧光粉激光在较小银幕上也取得良好的进展,尤其是在中国。截止去年年底,全球共安装375台原装RGB激光光源放映机,相比2015年的81台的数据,涨幅超过360%。在获得TI授权的RGB激光光源放映机制造商中,杜比影院采用的是科视放映机,IMAX则采用意大利放映机销售公司cinemeccanica所改造的RGB解决方案,美国知名电子技术公司Power Technology,正利用其专长进军激光市场,其提出激光场的概念,关闭任何一组,放映机仍能正常工作。

  



沉浸式音频技术:时代的宠儿



  事实证明,沉浸式音频技术广受影院业主的欢迎,全球安装量超过3000套。有几种沉浸式方案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安装,如Dolby Atmos,其在影院和内容制作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安装量达2300套,全景声混音获得500多个奖项。除了杜比全景声,巴可的Auromax也比较受欢迎,有650家影院安装了Auromax,其混音也获得将近200个奖项。此外,还有后起之秀DTS:X,也占领了约120块屏幕。


  在统一声音标准之前,业主们在安装沉浸式音频系统时也有过犹豫,毕竟没有人愿意投资一项可能过时的技术。而在这一点上,标准的制定尚处于讨论阶段。目前还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沉浸式音频内容享受不到平等对待。每一个伟大的混音都让声音技术最具沉浸感,却没有任何一个奖项能达到同样的高度。这让投资了这套设备的业主们倍感沮丧。




多屏格式:扎根市场还需进一步努力



  多屏幕格式并没有像厂商设想的那样快速生根。其中缘由在于,这需要有足够的内容来推动。在这一领域,韩国公司CGV推出的ScreenX技术,被韩国、中国、美国、泰国等107个国家和地区采用,首部采用这个格式的电影《We Kill Death》将于2018年发布。CGV的目标是在2020年,银幕数达到1000块。其对手Barco Escape表示在近几年内要发展到几千的银幕数,而早前,Barco Escape银幕在全球只有30块。巴可分别与Fox和杰瑞·布鲁克海默签署了内容协议和战略发展协议。Barco Escape为《星际迷航3》研制了20多分钟的内容。


  《阿凡达》让人们体验了IMAX这种“沉浸式”的放映系统,随后杜比全景声、X-land等多项沉浸式影院技术也开始普及,虽然市场对多屏技术有一些乐观的预测并没有如预期那样的来临,但其技术的进步总是能让人们走入电影院身临其境地感受影片带给他们的不同体验。




4D和沉浸式运动座椅:D-Box是最大玩家



        韩国集团CGV在4D领域也很活跃,2016年底,有350块4DX银幕43000个座椅,遍布44个国家,票房收入约2亿美元。美国Mediamation公司的MX4D,直接2016年地有84块银幕。其他玩家还有E-motion(4DM),沉浸式运动座椅(IMS)比普通4D座椅更微妙,其增加了环境因素。其实在IMS领域中最大的玩家当属加拿大公司D-Box,2016年D-Box拿下了615块银幕(已经安装或正在安装的)。



虚拟现实:内容是关键



        VR的出现对影院来说有点偏,但这里存在一些误解。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长篇的VR内容,而不是在特别定制的影院中创造空间,VR内容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专业设备访问。在涉及VR产业的投资商中,IMAX是最响亮的名字,其已经建立了10个体验站,并成立了5000万美金的内容创作基金,以确保消费者享受到高质量的体验。此前,很多人并不看好VR。甚至有观点认为VR的电影院联系在一起起码要20年,但进入2017年以来,影院还是将其视为一个机会,一个将虚拟现实生态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好机会。IMAX无疑就是其中最积极的一家。其在洛杉矶投资了全球第一家VR影院。



结束语

 

        事实上,美国影院正在面临观众流失的巨大压力,我想中国的影院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虽然这几年美国影院上座率下滑,但票房每年都在小规模增长。我想正是由于这些新技术的出现,缓解了美国影院与家庭影院的矛盾,影院能够以不同体验吸引观众,才能卖出更高的票价,也才能让观众从家里出走来。


        电影行业已经数字化很多年了,但是数字化和数字化生存之间是有区别的。后者在思考数字发展的空间,在这个产业中,我们需要对数字化生存进行思考并采取行动。影片的灵活性、事件电影、技术的使用,运用分析学更有效地经营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问题将变得越来越普遍。电影产业需要进化,需要走和以前不同的路子。这是一个更有活力和更令人兴奋的空间,能给观众提供丰富的拍摄和现场体验。电影行业需要对新技术扩散保持观望,以确保它们对我们是有益的,而不是形成压力从而减缓技术扩散的脚步。


Copyright © 2008,ShangHai Multi-Building Construction Decor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