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021-52809868
shsfsj@vip.126.com
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

忘了不成熟的VR电影,未来VR声音与MR技术才是真正影院大敌!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2-19 11:19:32  阅读:25

  现在很多对前沿科技有所了解的电影人都能感到来自VR技术对影院行业的压力。虽说还不至于到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的地步,但也始终用眼角瞟着那个家伙,只怕一不留神它就蹦到了我们的面前。


  现在的好消息是,经过长期对VR技术的观察,我们发现至少未来3年内VR技术在体验度和实现成本方面还难以达到大众的预期,更不会威胁到影院行业的发展。


  然而坏消息却是,随着VR声音的出现,VR电影的体验度将会得到一次极大改善。而更为符合完美影像体验要求的MR技术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新恐慌时代的乌云似乎又降临到了影院的头上。



  VR声音轰鸣驶来


  发动机的轰鸣声、赛车飞速驶过的呼啸声、驾驶员的呼吸声……这是电子游戏《极品飞车:无极限》发布VR版的预告片里的亮点。预告片中逼真的声音让玩家们激动不已。近日,电影制作公司混音师顾强专门观看了这部预告片,不停感叹:“声音实在太真实了!感觉就是自己在 驾驶。” 人们对VR的视觉效果已不陌生,而VR声音在大多数人看来还挺新鲜,在业内人士看来,VR声音是让人们完全沉浸在“虚拟与现实”世界中的重要一环,有杭州企业家认为,VR声音对VR沉浸效果的贡献超过了50%。


  有杭企正在开发的VR声音


  VR体验已不再是件稀奇事,影院、商场、超市等处的VR体验设备和越来越多的VR电影短片让体验VR变得很轻松,但在顾强看来,这些VR内容的声音和普通电影中的声音差不多,当体验者的视线转移之后,声音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感觉很不舒服。


  其实通过后期制作,声音也可以做成VR版的,这种能与VR内容高度契合的声音叫做VR声音。



  杭州一家音频技术有限公司从今年开始涉足VR声音领域。公司执行董事马晟介绍,VR声音之所以能提高沉浸感,主要还是高度还原了场景中的声音,特别是声音和观众的距离。比如说普通电影中,一部法拉利驶出画面,人们就再也无法看到它,所以在制作时,法拉利发动机的声音可以制作得相对粗糙些,而VR电影不一样,即便这辆车开出当前的画面,观众转移视线后还是能看到法拉利的踪影,如果这时再把声音做粗糙,懂行的观众一下子就会发现了,“可以说,VR声音为VR影片提供了50%以上的沉浸感。”


  除此之外,VR声音的定位也很重要。马晟介绍:“VR声音的制作最重要的就是定位,需要达到画面和声音的联动,我们就制作了一个陀螺仪用来和画面同步,这样混音师就能确定某段声音的角度、强度、高频等条件了。”


  韩凌宁是个VR电影的导演,曾拍过多部VR短片,VR声音在他眼中就像是一条牵着观众的无形绳索,当外界有光线、声音等干扰时,声音的作用比画面重要得多。“画面需要人们主动去获得,而听觉则是被动的,人们无法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屏蔽声音。”他说。



  推广难、成本高、受关注低是拦路虎


  VR声音的沉浸感强,还原度高的同时,其推广难、成本高、受关注低的劣势也让不少行业内的人望而却步。


  今视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晖有着VR短片和VR微电影拍摄经验,此前他也接触过VR声音,但王晖觉得VR声音的性价比低了些。“对于观众来说,视觉的冲击力比听觉更大,为了节约成本,目前我们还是采用普通的电影声音,未来观众的需求度提升之后,我会考虑尝试VR声音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马晟曾以某部畅销的小说为样本,做过预算,将制作成电视剧的声音成本为一个单位来计算,拍成电影,声音成本会比电视剧高30%-50%,而做成VR声音之后,其成本又会比电影的声音高30%-50%。“普通电影的画面角度无法像VR电影那样宽广,一些画面外的声音,做得粗糙些并不会让观影者不适,但VR电影画面中,不存在画面外的事物,所有的声音都需要做的逼真,成本自然会增加。”


  从科幻电影中走来的MR技术


  MR是介于VR与AR之间的技术,名为介导现实技术,由“智能硬件之父”多伦多大学教授SteveMann提出的介导现实,全称Mediated Reality(简称MR)。VR是纯虚拟数字画面,包括AR在内的Mixed Reality是虚拟数字画面+裸眼现实,MR是数字化现实+虚拟数字画面。


  就像我们在钢铁侠中看的的贾维斯一样,裸眼可使,感知人体的虚拟画面,这是一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技术,但是现在已经被科学家们提上了日程!如今最接近MR的当属微软的HoloLens,但是它距离MR也上有很遥远的距离!



       尽管MR技术混合了AR 设备与VR设备的部分效果,但却无法实现在HoloLens上兼容AR和VR。VR头盔提供由封闭式3D场景,根本无法与人分享在虚拟世界中的乐趣,AR眼镜则必须有现实环境作为基础,强调的就是虚拟和真实互动,非常适合于多人分享。也是因此原因,两者的交互方式也是大不一样,VR采用的交互手段完全由人工设定,AR则更注重真实物体与虚拟效果的链接。 HoloLens可以实现超越增强现实的全息成像效果,但也无法提供与沉浸式的VR体验。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想象中的MR技术在沉浸式电影和互动娱乐方面都能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确实令影院感到即将被取代的风险,但因其技术还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未来势必还要经过长期的实验摸索、调试验证与商业化的过程,现在还只能说未来可期,但接下来几年仍会是传统影院发展的黄金时期。


Copyright © 2008,ShangHai Multi-Building Construction Decor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