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021-52809868
shsfsj@vip.126.com
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

浅谈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认识及设计细节(二)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11-22 11:00:00  阅读:8

浅谈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认识及设计细节(二)

 禾信设计 禾信设计 3天前

作者|安惠勇  万阳

排版|开心是只汪



3、医养设计的细节



老年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活动能力降低或受限,在进行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空间设计需做到如下几点:

一.总平面分区合理
二.适老设计(坐、立、行、浴)
三.无障碍设计、生活便利设计等

1.总平面

医养结合式养老在提供医疗保障的前提下,注重“养”与“医”的结合,主要针对大病康复期、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老人,尤其是适合家中无人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老设施一般包括生活居住用房、医疗保健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管理辅助服务用房,需按功能关系进行合理布局。明确动静分区,减少干扰。(总平面的详细总结请看公众号上一篇

2.适老设计

养老设施应以人为本,以尊重和关爱老年人为理念,遵循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的原则,

保证老年人基本生活质量,并按养老设施的服务功能、规模等进行分类分级设计。

关键词:高改低、小改大、冷改暖

老人对于所接触物品的表面材质温度较为敏感,尤其在冬季,材质温和的木质家具更加亲人。老年人的体力及平衡性都有幅度的下降,座椅的选择不宜过软、过高,同时应轻便易挪动。

关键词:高改低、小改大、冷改暖

老人对于所接触物品的表面材质温度较为敏感,尤其在冬季,材质温和的木质家具更加亲人。老年人的体力及平衡性都有幅度的下降,座椅的选择不宜过软、过高,同时应轻便易挪动。

关键词:连续型
通道,养老设施建筑供老年人使用的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且门应采用向外开启平开门或者电动感应平移门,不应选用旋转门。
走廊是连接房间和房间之间的移动空间。为了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某种程度的身体机能下降之后,保证老年人也能方便安全地在室内移动。在走廊中为了避免脚下昏暗,作为辅助灯,最好能使用由亮度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控制的地脚灯。走廊内扶手应尽可能确保连续性。
扶手不同老人的惯用手和身体情况尽相同,依靠左手或右手辅助行走皆有可能。为最大程度满足不同老人使用扶手的需求,通行空间的两侧设置扶手。扶手直径宜为30mm~45mm便于老年人抓握安装高度以700~900为标准,整个扶手底座加固确保有足够的强度让老人能够轻松地将体重转嫁在扶手上。扶手的末端为避免勾住老人的衣物造成使用不便和安全隐患,末端应向下或向墙壁内侧弯曲。

微信图片_20201123110104.jpg微信图片_20201123110109.jpg

关键词:消除垂直型高低差

*垂直型高低差的基本尺寸

“5”:可判定为无垂直型高低差的上限(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绊倒事故的可能性很低);

“20mm”:护理轮椅可以通过的上限(自行式轮椅可以跨过的高度);

“180”:能够步行的老年人不费力地通过的高度;

“250”:能够步行的老年人能通过的高度上限(但需要借助扶手)

地面应采用防滑地砖等防滑材料不应设有门槛,不应有高差,如遇有难以避免的高差时,应采用不大于1/12的坡面连接过渡,并应有安全提示。

走廊墙面沿墙设置350mm高护墙板防止轮椅对墙面的磕碰,家具、墙面等阳角进行倒边(角)或做小圆角处理。

楼梯是纵向连接各层之间的空间,上下楼梯对于活动能力减退的老年人造成了重负。楼梯踏步高应该在120mm~130mm,缓坡楼梯踏面宽宜为320mm~330mm,避免材质颜色的相同分界不清晰,踏面前缘宜设置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并应兼顾水平和垂直方向。踏面前缘向前凸出不应大于10mm,立面缩进深度不应超过30mm,否则容易绊倒老人。微信图片_20201123110116.jpg微信图片_20201123110121.jpg微信图片_20201123110125.jpg

楼梯扶手,扶手起始处、扶手端部应延长200mm以上,否则易发生危险。

楼梯照明,应注意隐蔽光源,不能直射人眼。照明光源应多处设置,防止踏步表面出现阴影或自身的投影。

微信图片_20201123110133.jpg


护理单元,在出入口应安装安全监控装置,所有的楼、电梯安装门禁系统,由护理人员刷卡控制,老人上下楼梯必须确保有护理人员的陪同,保证老人(尤其失智老人)的安全。

关键词:便捷、安全,考虑介助和失能老人的使用

卫生间是老年人使用频率很高,且容易发生意外的空间之一,设计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选用推拉门、外开门或折叠门,并设有透光窗及从外部可开启的装置,不应使用内开门。

卧室到卫生间的距离应便捷

相应的扶手设置确保老人们使用安全。卫生间地面与相邻房间地面不应有高差,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Copyright © 2008,ShangHai Multi-Building Construction Decor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