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021-52809868
shsfsj@vip.126.com
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

不到600亿,也要笑着活下去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11-30 16:07:47  阅读:14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拥有了一个完美的“半程马拉松”。以暑期档为例,今年提前6天就超越了《战狼2》领衔的2017暑期档。《我不是药神》又一现象级力作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西虹市首富》开心麻花再造爆款也引领一时风骚,暑期档的成绩让整个行业对于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抱有极高的期许,各大媒体和分析机构也普遍看好,年内票房突破600亿仿佛触手可及。


时间很规矩的分秒划过,票房的季节却白驹过隙般地从火热的夏“唰”到了寒冷的冬。暑期档之后,国内票房产出开始出现颓势,2018年中秋档(9月22日至9月24日),内地电影市场剔除电商服务费后分账票房为4.92亿,创下近四年中秋档票房新低。2018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以19亿元收官,同比下降22.85%。虽然在10月4日时,国内电影总票房已突破500亿元,用时277天,创造中国影史上票房破500亿元的最快纪录。


11.jpg


    然而,这个成绩对于暑期档后建设的心理预期还有100亿的坑要填。国庆期间,有超过12部新片上映——张艺谋的新片《影》、开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妈》、周润发和郭富城主演的《无双》、入围金爵奖的《找到你》等等,不乏票房噱头。但是大家的期望还是落空了,多数影片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票房成绩一举击溃了之前的乐观。在阴阳合同、票补取消的多重后遗症干扰之后,在新片疲软、老片乏力的双重压力之中,票房低谷旋即而至。电影质量一般和公众对于电影的预期不符导致观众的观影兴趣持续下降,市场越来越理性,没有好电影无法带动观众的观影热情;而这种市场冷清状况的出现又激化了制片公司对于影片投放的审慎态度,频繁的延期调档甚至撤档也给市场票房低迷造成一定的影响,貌似形成了一种“死循环”。近两个月日平均票房在5000万左右,观影人次跌破2000万,失去头部影片的刺激与提振, 电影市场进入冰冷期。暑期档后,中国电影票房已出现“两连降”(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的惨痛状况。


22.jpg


    截至10月30日,全国年内累计票房为525亿元。这个数字说明,离中国电影票房年度奋斗目标还有75亿,就是说11、12月要完成月均票房近40亿的“愿景”。11月是一个属于“外来和尚”狂欢的月份,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奇幻片《滴答屋》、迪士尼真人童话电影《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漫威超级英雄《毒液:致命守护者》、日本超级IP动画《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以及《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憨豆特工3》、《摘金奇缘》、《喜福会》等等组团而至。有专业人士对于11月进口大片从前作票房、IP价值、导演、主演、发行方等多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即将上映的进口片几乎都没有10亿票房的体量。影响力相对较大的《毒液》和《神奇动物》可能会对市场有提升作用。外来和尚是否“会念经”还需市场检验,但传统佳节“双十一”必定会给11月的电影片方带来“反加持”。对于电影这类非刚需产品,票补取消使得大量价格敏感用户流失,有没有好片子成为影响口碑用户消费意愿的关键。相关分析师预测,“如果12月份贺岁档的影片没有爆款出现,仅仅是靠人口红利,今年票房或将止步于585亿左右。”


33.jpg

    这时,苛求全国票房是否到达600亿没有任何意义。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标准不能单单以票房论英雄,就像我们不能以电影银幕数量世界第一就标榜中国是电影产业强国一样。数字,是一个奋斗目标,更是个参考指标。相比于2017年的559亿,今年票房成绩实现超越已是板上钉钉,只是600亿这个在“奋进期”推导出来的亢奋型数据,不能作为评判2018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中国电影市场已进入理性稳健期,重视票房之余我们都不能忽视中国电影市场在2018年进行的结构性调整、体系化复盘以及在内容制作方面的进步和改变。


    愿你,冬不寒,日日暖。即便不到预期的600亿,但也笑着活下去。


44.jpg


Copyright © 2008,ShangHai Multi-Building Construction Decoratio